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新冠病毒與永續發展

 

  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(FCCSD)在2020王道永續指標(Wang Dao Sustainability Index, 簡稱WDSI)展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對比:在全球97個國家及經濟體中,不同文化圈新冠肺炎死亡數差異高達58倍。

 

  不僅是死亡人數,若細探不同文化圈的意識形態,差異之大恐怕會更令人驚訝。2021年初英國《經濟學人》及大陸《中國環球電視網》(CGTN)分別報導各國疫情,相同議題,出現二個背道而馳的標題。《經濟學人》的文章標題「許多中國人極不尋常地接受了嚴厲的防疫控制」,《中國環球電視網》標題「許多美國人極不尋常地容忍龐大的疫情傷亡」,原文標題兩相對照,格式幾乎對仗,對事實的解讀卻截然不同,發人省思。

 

  過去全球各國政府談及國家競爭力多偏重於經濟與科技層面,但在見到過度發展的負面影響後,追求永續已成為新的普世價值。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於2018年創建了「王道永續指標」,以王道精神強調的仁政、反霸、民本、生生不息、同理心為出發點,制訂出「全球倫理」、「包容發展」、「環境均衡」三大領域,充分對應聯合國「永續發展報告」提出的「社會公義」、「經濟發展」、「環境保護」三大支柱,期待回應當今世界人類面臨的困境。

 

  新型冠狀病毒 (COVID-19) 自2020年1月爆發,在全球大流行,至今確診人數超過1億,死亡人數超過230萬,疫情方興未艾。WDSI 2020的數據是根據病毒爆發前2019年全球重要的資料庫為主,難以即時反應2020年波濤洶湧的危機對各國永續發展的衝擊,但我們仍從追蹤最新的數據中(至2020年12月)得到一些有趣的發現:

 

一、已開發經濟體平均死亡率較新興經濟體高。

 

  根據美國約翰·霍普金斯大學的冠狀病毒資源中心 (John Hopkins Research Center) 數據(如表1),已開發經濟體的感染者平均死亡比例(每十萬人口死亡率)為40.67,遠高於新興經濟體的平均值23.96高(全體平均29.68);至於病案死亡率(即確診病案的死亡比例),已開發國家1.75%,低於新興國家的2.79%,合理地說明醫療環境較佳的國家可以提高其治癒率、降低其死亡率。

  聯合國最新報告指出,新冠病毒加深貧富差距的鴻溝。貧窮階層的處境惡化,包含收入損失、學童教育受阻,甚而波及貧窮學童賴以免於飢餓的學校營養午餐等,全球面臨三零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,有7100萬人重回極端貧困,貧困人數自1998年來首次出現上升。可以說,新冠病毒在已開發國家造成較多的致命病例,在開發中國家中帶來更嚴重的經濟下滑。這場威脅全球的大流行病疫後對財富重分配的影響,值得後續更多關注。

 

二、不同文化圈群組平均死亡率迥異,死亡率最高的基督教文化圈,與最低的儒家文化圈相較,倍數高達58倍。

 

  依文化價值觀、習俗分類,不同文化圈群組感染者死亡比例(每十萬人死亡率)分別為:伊斯蘭文化圈12.63、佛教文化圈4.18、「基督教文化圈」(包含天主教、東正教及新教等57國)44.13、東亞「儒家文化圈」0.76(參見表1);雖然各國對於實施普篩的政策不一,數據認定的定義也不齊,各國數據可能存在不可忽視的偏差,但是各文化圈群組的病案死亡率(確診病案的死亡比例)卻相差不大,從最低的1.26%(佛教文化圈)至最高的3.74%(伊斯蘭文化圈),或可歸功於衛生組織 (WHO) 對全球公衛資訊、醫療資源大致發揮了一些分享互助的功能。

  57個基督教國家跨越各大洲,也涵蓋了不同政治體制。而儒家文化圈雖然只納入七個經濟體(中、日、韓、台、港、新、越),卻跨越了不同經濟發展程度及不同治理體系,包括富如日本、貧如越南,也包含威權、半威權及民主體制。儘管還有其他因素須得考慮(目前整理不出規律性),但即從文化圈這單一因素來看,儒家文化圈與基督教文化圈每十萬人死亡率相差58倍,已足見「文化」在疫情大流行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。值得注意的是,2020年冬季以來,因為病毒的變異及各國抗疫態度不同,基督教文化圈與東亞儒家文化圈的差異倍數仍在動態增加中。

 

  表1文化群組中新冠病毒死亡率及病案死亡率

國家群組(統計數量)

每十萬人

死亡率

 

死亡率

已開發經濟體 (33)

40.67

1.75%

新興經濟體 (64)

23.93

2.79%

基督教文化圈 (57)

44.13

2.24%

儒家文化圈 (7)

0.76

1.87%

佛教文化圈 (5)

4.18

1.26%

伊斯蘭文化圈 (10)

12.63

3.74%

WDSI統計經濟體 (97)

29.68

2.43%

世界 (170)

25.95

2.20%

Source: 整理自Cases and mortality by country, John Hopkins Research Center https://coronavirus.jhu.edu/data/mortality數據累計截止至2020.12.9

 

  一般而言,文化圈和地理區塊常有一定的重疊,如伊斯蘭文化圈諸國許多都是鄰國,然而某些地理條件在疫情中仍顯現出意義。若干交通較不發達、或孤立的島國,在抗疫中卻有優良表現;前者如不丹、蒙古,後者如紐西蘭、斐濟等。地理的特性使它們具有較安全的國與國間的「社交距離」,加以人口較少,治理上比較容易收效。台灣表現佳,除了是海島,近年因政治因素與最早疫情嚴重的中國大陸隔斷交流,似是另一種「社交距離」。

 

  新冠病毒的來襲,迫使許多國家必須停下腳步暫時性封鎖經濟及社交行為,也促使我們對於新世紀永續發展的挑戰進行更深的反思。

 

  當人類遇到重大災情COVID-19襲擊時,公衛及醫療等體系固然重要,不同文化圈中,人的心態及行為也是抗疫戰爭裡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。社交媒體的盛行將個人主義的追求推展到極致,西方文化充分強調個人自由,而東方文化傳統中除了小我,還有大我利益的考量;相對於伊斯蘭文化的集體主義價值觀,儒家文化更傾向於「推己及人」的認同與倫理道德的追求,即使各國政府祭出類似的社交隔離手段,東亞地區民眾大多能夠自我要求約束,認可不戴口罩或未妥善隔離的行為應予以罰鍰甚至重罰,而歐美國家民眾則多有強力爭取不戴口罩的自由的示威遊行,抗爭甚至上綱至憲法層次。

 

  在迎接疫苗相繼問世的COVID-19後疫情時代,人類面臨的一些關鍵課題逐漸明朗,包括極端氣候及棲地破壞所導致的流行性傳染病加頻、種族主義偏見加劇、貧富差距再次拉大、遠端資訊工具的應用普及所造成的工作方式以及產業結構的改變、全球化貿易關係的調整及全球疫苗有效合理的分配。全世界國際關係依然在競合之間詭譎變化,但唯有放下偏見仇視,同舟共濟,才能共同戰勝病毒,持續發展;這才是歷史給人類最大也是最難的功課。

 

  這一場COVID-19病毒大流行對全球永續發展帶來前所未有巨大的影響,許多重要的數據要到2021年下半年之後才會陸續出現,如何能客觀地量化納入指標系統中,須進行更加深化的學術研究,我們期待WDSI能夠在2021版的報告中提供更深刻的觀點及更大的貢獻。

TOP

聯繫我們

驗證碼